康明斯柴油發電機的缸套異常磨損原因分析
康明斯柴油發電機組采用濕式缸套,缸套依靠凸肩壓緊在缸蓋和間隔套之間,與活塞、連桿組件、缸蓋共同組成密閉燃燒室。該型機缸套采用水冷方式冷卻。起動前的預潤滑壓力油通過曲軸、連桿、活塞銷進人活塞銷與活塞銷孔之間的油隙,到達缸套內表面。運行過程中缸套除由活塞銷與活塞銷孔間流出的滑油潤滑外,還有一路通過曲柄連桿機構回轉運動時飛濺的滑油進行潤滑。
氣缸套磨損示意圖
1、缸套異常磨損原因分析
① 缸套異常磨損常見現象及影響
缸套異常磨損分為兩種,一種是缸套磨損速率過快;另一種是缸套內表面出現肉眼可見的機械損傷,通常發生在磨合期間及柴油機最初運行期內,按照損傷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為線狀劃傷、片狀擦傷及缸套與活塞間粘連抱死等幾類。
② 原因分析
通過對故障中各個因素進行分析,結合氣缸套異常磨損的現象,可得出造成上述氣缸套異常磨損的主要因素有:珩磨網紋、清潔度、裝機身、間隔套、活塞、活塞環、連桿、缸套制造質量零部件、燃油管系、滑油管系、啟動空氣管系及進氣管系的制造質量、空氣系統及進氣系統零部件。
2、珩磨網紋原因
缸套珩磨網紋技術復雜,控制要求精度高,目前國內制造水平與國外制造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在前期2臺缸套異常磨損機組的檢查中發現:缸套珩磨網紋三個形態參數雖滿足圖紙規定的要求,但網紋高點過多,微觀形態控制不當,從而引發了大面積缸套異常磨損問題。缸套珩磨網紋可接受型線圖,異常磨損缸套珩磨網紋狀態
3、清潔度問題
應急柴油機對清潔度因素非常敏感,從而對零部件制造、機組裝配、試驗及運維全過程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該項要素的控制涉及多個環節,且和環境、工藝規范、人員意識等密切相關,控制難度大,也是缸套異常磨損最常見的主要原因。歷次缸套異常磨損涉及到的清潔度問題主要有:零部件加工過程倒角存毛刺,試驗過程中廠房環境不良,拆檢防護不當,長期停車后缸套表面銹蝕等。分別為防護不當和清潔度不達標;某臺機現場試驗期間,交叉施工產生粉塵。
4、裝配問題
某臺機出現缸套異常磨損后,依據故障進行排查分析,發現活塞環裝反,導致活塞環與缸套在往復運動過程中相互摩擦,破壞油膜建立,最終導致異常磨損。該問題的發生,主要是裝配和檢驗人員工作不到位所致。
5、預供滑油進機壓力低
根據技術專利方的要求:預供滑油在45℃以上時,其進機壓力需0.05mpao現場某臺出現缸套異常磨損的機組,經核查參數記錄,發現其現場預供滑油進機壓力為0,020、0.025 mpao由于預供滑油壓力低,在預潤滑階段,滑油較難在缸套表面建立起良好的油膜,加之現場一般采用快速起動方式,更容易引起缸套表面異常磨損。
6、銹蝕問題
某臺柴油發電機在小修期間檢查缸套時發現異常磨損,同時,缸套表面可見明顯銹忡痕跡。銹蝕問題可歸為清潔度因素,但因其銹忡現象明顯,加之產生的原因多種,故而單獨提出。
產生銹蝕的原因有廠內環節:
(1)在試驗臺架拆檢缸蓋或缸蓋出水管過程中防護不當,導致冷卻水進人缸內;
(2)停放時間過長(如裝配完成后或者單機試驗完成后轉機組試驗臺等待試驗臺架),超過一月沒有及時防護或油封;
(3)沒有嚴格按照油封工藝要求規范操作,特別是燃燒室內的油封;
(4)冷凝水通過排氣管進人缸內;
(5)機組運行操作不當,如動車前未吹車檢查示功閥口是否有水氣流出,空冷器放水口是否通暢等。
現場環節:
(1)柴油機停放時間過長(一般為1年),超過油封期要求,沒有進行二次油封;
(2)現場二次油封時,未按照油封工藝進行油封;
(3)柴油機在現場開箱,起油封過早(預潤滑系統不具備連機工作條件),海邊空氣潮濕、空氣鹽分含量較高,沒有及時進行防護或油封;
(4)冷凝水或雨水通過排氣管進人缸內;
(5)機組運行操作不當,如動車前未吹車檢查示功閥口是否有水氣流出,空冷器放水口是否通暢等。
總結:
本文通過建立全過程故障,對缸套異常磨損問題進行了深人分析,制定了有效的整改措施及預防措施,使缸套異常磨損問題得到了有效控制。
解析柴油發電機無法啟動的幾個原因以及應對措施柴油發電機廠家講解靜音式發電機組震動過大的原因機油常識:發電機組新舊機油混用會加快機油氧化1800KW集裝箱式柴油發電機組規范及標準柴油發電機組的用途和系統組成柴油發電機組柴油使用注意事項用戶使用電控柴油發電機應注意什么問題?康明斯柴油發電機組對環境的污染怎么樣降低?